- 行業(yè)新聞
-
賣房子出國留學,回國月薪2000塊?留學黨不受“待見”了么?
發(fā)布時間:2018-09-05 13:08 點擊:
又到了開學季。許多人的盆友圈,再一次被留學黨給刷屏了:
風景,街道,校園,宿舍,甚至一個外語的路牌或者賬單,都可以曬出幾分異域風情來。
留學之路,風光也辛苦。
你可以飽覽異國風光,去更遠的地方體味風土人情,也得克服水土不服、文化差異和思鄉(xiāng)。
最主要的是,你得多學知識提升技能——畢竟學個幾年后,終究要畢業(yè)找工作的。
說起“找工作”,估計許多經歷過的畢業(yè)生都有吐不完的槽。
專業(yè)不對口、崗位不合適、待遇不理想……有時候還不能說“不”,畢竟這工作你不要,后面還有大批的人等著。
如今,留學生畢業(yè)回國的也越來越多了……
2016年留學回國人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 增幅為58%。
據教育部2017年1月發(fā)布的《中國留學回國就業(yè)藍皮書2016》數據顯示,回國與出國人數“逆差”逐漸縮小, 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后回國發(fā)展。
▲中國再次迎來留學生“歸國潮” 外媒分析原因(via人民網)
國外生活不習慣、工作不好找、親戚朋友少、獨生子女父母不舍……能讓留學生回國的原因有很多。
但回來之后,“海歸”們也會漸漸發(fā)現:國內的工作市場,同樣很picky啊
香港《南華早報》前兩天就刊登過這樣一篇文章。標題有些“喪”——
▲中國留學生回國,發(fā)現并非事事盡如人意,這是為何?(via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開頭,文章講述了一個姓王的小伙。
王同學在美國讀的本科。雙學位畢業(yè)之后,先是在美國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半,爬到了高級軟件工程師的職位,薪水也頗豐。
但當他決定回國、并往國內公司投簡歷后,便開始遭遇起連環(huán)打擊……
Having obtained a dual bachelor’s degree from a US university and climbed to a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s position within two and a half years of working for an American company, Owen Wang was forced to dramatically scale back his salary expectations when he decided to come home to China.
Currently working in Kansas City – where the average annual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s salary is US$100,000, according to glassdoor.com – the best offer from a Chinese firm he has received so far is a package from a Shenzhen-based start-up worth around 240,000 yuan (US$35,250).
▲Why China’s overseas students find things aren’t always better back home (via SCMP)
原來在堪薩斯的平均年薪68萬,現在深圳的年薪只給24萬——這還已經是王同學收到的最高薪的offer了。
王同學說,自己本來希望在國內找個年薪50萬的�,F在他感到希望渺茫
...he had been hoping someone would offer him a pay packet worth around 500,000 yuan a year.
“We’re still negotiating. I guess I will finally accept a compromise if there’s no better choice, but the quality of my life will drop significantly,” said the 27-year-old.
▲Why China’s overseas students find things aren’t always better back home
不僅如此。一項針對國內2000多名海歸的調查顯示:8成海歸薪水低于預期,7成工作與專業(yè)不匹配——
A recent survey by a Beijing-based think tank of more than 2,000 Chinese returnees found that about 80 per cent said their salaries were lower than expected, with around 70 per cent saying what they were doing did not match their experience and skills.
▲Why China’s overseas students find things aren’t always better back home
(圖via SCMP,下同)
那么……這個薪水“低于預期”,究竟是有多低呢?
來看下面的表格——
如果用“月薪1萬”作為分界線的話,有70%左右的海歸達不到這個標準。
可這又是為什么??
這篇報道里,一個姓周的妹紙站了出來。
周同學在英國華威大學讀的研。畢業(yè)后她回國,來上海找工作。經過了三個月的艱辛求職,她最后入職了一家互聯網公司。
(圖via AFP)
她分析了“留學生不好找工作”的兩大原因:
One major issue for overseas students looking for a job back home is that they graduate at the wrong time of year for the main domestic graduate recruitment season, which begins in May and June for the hi-tech sector. → 1、大部分企業(yè)都是春末夏初招聘,科技領域通常是5-6月。許多留學生下半年才畢業(yè),等弄好一切之后回國,早就 錯過招聘季了。
She also said that the lack of internships and the “reverse culture shock” experienced when readjusting to life in China also hampered returnees. → 2、許多行業(yè)需要實 習經歷,留學生沒有。回來后還要 重新適應國內的生活,也需要時間。
▲Why China’s overseas students find things aren’t always better back home
的確。相比起在國內讀書、去企業(yè)實習然后轉正的同齡人們,留學生在國外雖收獲了更多元豐富的經歷,卻也錯失了許多能和國內公司保持聯系、提前實習和適應的機會。
但這個鍋……非得讓“留學”來背嗎?
“200萬變2000”?
接著,得說一說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一則新聞了。
也正是這則新聞,讓許多吃瓜群眾對“留學黨”們冷嘲熱諷,笑他們做了“虧本買賣”。
去年,杭州一枚26歲的姑娘自澳洲學成歸來。
當年為了供她出國,家里人“大出血”,甚至賣掉了當時唯一的房子……
去澳洲讀書,要求銀行卡上要有60萬存款,并且這筆錢要被凍結半年,再加上每年30萬的開銷,在當時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為了湊出小林留學的錢,小林的父母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 賣掉家里唯一的房子!
小林的父母很快把老房子賣掉, 150多萬元的賣房款里,120萬元留給小林做留學基金,剩下的30多萬元加上家里原來的積蓄用作首付,買了一套180多萬的新房。
▲杭州女生6年花200萬留學 回國工作被開2000元底薪(via都市快報)
回過頭來,小林還感慨:幸好當年爸媽又貸款買了房,近幾年杭州房價漲得快,他們不至于虧到哪去。
可是,在小林在澳洲讀了四年本科+兩年研究生后,終于回到杭州找工作時,現實卻像一盆冷水澆了她全身……
小林投了六份簡歷,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碾軋”。
有一場面試,對方不客氣地說: “我們收到的簡歷里有留學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么優(yōu)勢?”
另一場,面試官皺著眉頭: “你26歲還沒有過任何工作經驗嗎?”
還有一場,對方宣布: “我們的底薪不高,2000塊錢,其余靠業(yè)績提成。”
▲杭州女生6年花200萬留學 回國工作被開2000元底薪
當年200萬花在留學上,如今回來卻只能干底薪2000塊的工作??
小林不愿意。
可是,剛回國的她沒實習經歷,沒客戶資源,其他方面和國內優(yōu)秀學生相比也不算突出,這還能怎么辦?
最后,小林不得不依靠父母,輾轉進了一家國企。每月工資到手5000元。
小林的事,仿佛給了很多正在留學和打算留學的學生及家長很大一劑負能量。
但這篇報道里,也提到了許多不容忽視的細節(jié)。
譬如下面這些——
1、小林高中成績中等。出國對于學得焦頭爛額的小林來說,也不失為一個避開高考的好機會。
2、即將進入大三那年,小林被學校勸退了。因為她有一門掛科了,又沒去聽證會陳述自己掛科的原因。
3、為了拿到畢業(yè)證,小林想辦法轉學去了金融專業(yè)稍微差一點的大學。但學校已經“差一檔”了,為了讓留學的含金量不下降,不得已再讀了兩年研究生。
(綜合自都市快報)
看到上面幾條,相信大家也明白了。
拋開海歸背景來看,小林自身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留學和深造的動機等等,或許都有些許缺陷。
如果一個人自身能力有限,光靠“海歸”兩個字的光環(huán),又有多大用處?
難怪有網友直接留言:“我們同事他兄弟在劍橋讀博,深圳光啟去招人,160W年薪,為什么你的孩子是2000月薪?”
如果海歸找工作格外難,那為什么每年出去留學的人數,以及留學生畢業(yè)的歸國人數,每年都在上升?
當年吸引你出國的,難道不是可以接觸不同文化、見識更多人、有更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閱歷、更獨立的生活體驗與思維鍛煉嗎?這些才是你較國內同齡人最大的優(yōu)勢所在。
如果完全 job-oriented 地去留學,那留學本身的意義豈非打大折扣?
我的一枚同事,英國留學回來,也曾寫過一篇這樣的文章——
Compared with domestic grads, overseas returnees are at a disadvantage in terms of job opportunities.
Professors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usually have industry connections and inside job information which, along with a friendly recommendation, can put local students on the fast track to being immediately hired.
Though an overseas education, and the experiences that come with it, does expand one's global vision, it might not bring any tangible benefits at the job-seeking stag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no longer popular back home (via Global Times)
雖然聽上去很“喪”,但我現在問她是否后悔出去留學,她堅定地表示:不后悔。
“可能剛開始找工作會有一些落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留學的體驗帶給了我更多收獲。”
希望每一個打算留學的小伙伴,都能在做決定前慎重考慮,弄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而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無畏地堅持下去。努力學習,努力體驗。
“留學”的光環(huán)即使減弱,但它也不會成為害你的鍋。只要自身綜合能力優(yōu)秀,一定不會被埋沒。
你是留學黨嗎?你后悔過留學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歷和觀點!
世聯翻譯-讓世界自由溝通!專業(yè)的全球語言翻譯供應商,上海翻譯公司專業(yè)品牌。絲路沿線56種語言一站式翻譯與技術解決方案,專業(yè)英語翻譯、日語翻譯等文檔翻譯、同傳口譯、視頻翻譯、出國外派服務,加速您的全球交付。 世聯翻譯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國際交往城市設有翻譯基地,業(yè)務覆蓋全國城市。每天有近百萬字節(jié)的信息和貿易通過世聯走向全球!積累了大量政商用戶數據,翻譯人才庫數據,多語種語料庫大數據。世聯品牌和服務品質已得到政務防務和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大中型企業(yè)等近萬用戶的認可。